close

朱德在布田村休整時用過的馬燈。 張毅 攝伍若蘭偵察敵情時穿過的衣服。 張毅 攝1951年中央辦公廳寫給布田人民的回信。 張毅 攝
  中新網資興11月12日電 (通訊員 張毅)在湖南省資興市興寧鎮新鋪頭村的布田村革命事跡陳列館里,存放著一盞普通的馬燈和一套舊式的藍色粗布女性衣服,這是朱德和伍若蘭夫婦的舊物,也是布田人民珍藏了80多年的珍貴物品。
  這盞馬燈和粗布衣服,記錄著一段光榮的革命歷史,也見證了當年軍民魚水情。
  1928年7月下旬,朱德、陳毅率部隊攻打郴州失敗後,去往井岡山,途經資興,在布田村進行了為期7天的休整。那時的布田村有300多戶人家,群眾革命熱情很高,紅軍來了以後,為他們籌集糧草,救護傷員,給予大力援助與支持。
  時年8月1日,部隊還在布田村舉行了南昌起義一周年紀念大會。為了感謝布田人民對紅軍的深情厚誼,8月2日,部隊離開布田奔赴井岡山時,也回贈了一批物品給布田村的父老鄉親作紀念,朱德將自己夜間行軍打仗用的馬燈送給了布田村赤衛隊,朱德夫人伍若蘭將自己化妝成百姓偵察敵情時穿的衣服送給了家庭貧困、雙目失明的何鳳釵。幾天之後的8月4日,國民黨糾結地方武裝3000多人突然圍剿布田村,全村1000多間房子被燒毀,107名革命幹部和群眾被殺害。布田人民為革命做出巨大的犧牲,布田村也被喻為“英雄的村莊”。
  新中國成立以後,朱德還親筆寫信給布田人民,鼓勵他們艱苦奮鬥,發展生產,建設好家園。布田人民深受鼓舞,決心繼承革命傳統,發揚老區精神,並把與朱德、陳毅及紅軍部隊相關的歷史物件都好好地保存了下來,像傳家寶一樣代代相傳。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國家七五重點工程——東江水庫建成蓄水,布田村屬淹沒區,布田村人民再一次發揚敢於犧牲的精神,離開故土,移民搬遷到興寧鎮何家山、新浦頭、光田等地重建家園。為紀念那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2011年資興市建設了布田村革命事跡陳列館,村民黎泗忠將保存的伍若蘭的衣服、黎茂古將保存的朱德的馬燈捐獻了出來。
  黎泗忠說:“當年,我奶奶雙目失明,家裡又窮,伍若蘭看著可憐,就把自己的一套衣服送給了我奶奶,老太太生前一直把它當作寶貝一樣,沒捨得穿,過世前交給了我母親,我母親好好地收著,過世後,又傳給了我們手裡,到我們手上已是第三代了。”
  現年90多歲高齡的黎茂古是原布田村赤衛隊隊長黎普生的兒子,黎普生當年在國民黨的圍剿中壯烈犧牲,成為烈士。朱德贈送的馬燈,一直由黎茂古家好好地保存著,雖然歷經戰亂、動蕩和遷徙,也沒有遺失。
  80多年過去了,這兩件珍貴的物品歷經滄桑,還保存完好,見證了當年紅軍與老區人民的軍民魚水情,也凝結著布田人民不忘歷史、發揚傳統的情懷。  (原標題:朱德夫婦舊物成資興老區傳家寶 見證當年軍民魚水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47ludsj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